2016年度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“恩智浦”杯智能汽车竞赛,即原“飞思卡尔”杯智能汽车竞赛,全国共分为8个分赛区和1个总决赛区。其中,华东赛区的比赛于7月21日至7月24日在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,其中涵盖了上海、江苏、江西及部分西部赛区三大省市60所高校,266支队伍参赛。
图1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“恩智浦”杯智能汽车竞赛全景
上海电力学院威尼斯886699“飞思卡尔”车模竞赛小组刻苦创新、团结奋进、秉承传统、追求卓越,荣获摄像头组二等奖、光电组二等奖,电磁平衡组优胜奖的优秀成绩。
序号 | 项目组别 | 参赛队员 | 竞赛成绩 | 参赛队伍 |
1 | 摄像头组 | 王海荣、晁文涛、黄政 | 二等奖 | 90支 |
2 | 光电组 | 杨执钧、强彦政、吴皆腾 | 二等奖 | 93支 |
3 | 电磁平衡组 | 王晓辉、胡文明、梁影 | 优秀奖 | 71支 |
4 | 电轨组 | 庞楠、董钧、程星 | 名额限制,未参赛 |
“恩智浦”杯智能汽车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、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,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。该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、实际制作、整车调试、现场比赛等环节,要求学生团队协作,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。每类组别约有近百支来自华东地区各高校的智能车模队伍共聚一堂,交流切磋。本届华东赛区车模竞赛,引入了道路障碍、桥梁坡道、直角急弯等诸多新元素,并有双车追逐、信标越野等创新竞赛项目,使赛事更加紧张激烈、精彩纷呈。
图2 威尼斯886699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“恩智浦”杯车模竞赛队伍
本年度威尼斯886699车模队伍的成功,离不开学院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和参赛师生共同努力。赛事前后,徐耀良教授、杨宁教授、黄福珍副教授和黄云峰、李平、王莉、康姝艺等多位教师全程悉心指导车模的制作、编程和调试;车模老队员贺帅鹏、李震宇等发扬“传帮带”的优良传统;更有全体车模参赛同学通宵熬夜、奋力拼搏。
学院始终坚持科学育人、创新育人、实践育人,构建了大学生智能车模创新实践体系,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,有利于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秀资源竞相迸发,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百花齐放。(黄云峰供稿)